辞旧迎新手写春联感受传统文化
2017年01月28日 澎湃新闻网(上海)
中国人在春节前自发书写春联的传统一直在延续。从秦汉开始,贴春联的历史已有两千年。我们总会祈盼未来好运,特别是在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会希望新的一年过得更好。所以新春之际,贴春联是最佳选择,既吉利又喜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些天,各地乡村,家家贴春联,上海、北京等城市,也处处可见书法家在挥毫写春联。

上海中国书法院执行副院长张耀伟书写对联
日前在上海北外滩“海派墨韵,中国精神——中外书法家及爱好者迎新年、写春联、送福字”活动上,周志高、戴小京、张耀伟、丁申阳、张伟生、徐庆华、晁玉奎等十余位书法家为大家写春联。几位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籍留学生在现场,用毛笔写福字。

书法家刘一闻现场书写对联
百年老字号上海朵云轩,在“吉祥安泰——海上名家书画印展”的同时,刘小晴、刘一闻、张伟生、丁申阳、陆康、孙慰祖等书画名家也现场为观众书写春联。
在北京,北京市文联、北京书法家协会携手颐和园管理处举办“书法名家送春联送祝福”公益活动,仅一个小时送出百余副春联和“福”字。
中国民间在春节前自发手写春联的传统一直在延续,相对印刷春联的优势不言而喻。印刷春联过于模式化,手写则可以自己编写词句,符合使用者的实际情况,也更贴近文化的本意。
延伸阅读-关于春联的规矩与贴法:
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这是常见贴法。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阅读习惯。
春联衍生于古代骈体文和诗歌,但它是一种独立文体。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
字数: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
词组词性: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就是说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是几个字。上下联的词性,就是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如刚才列举的“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
结构: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如“ 一心常忍辱;万事且随缘。”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
平仄关系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相传纪晓岚一次南行来到杭州,一位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宾主之间联句对答。纪晓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联,友人心悦诚服,夸他为北国孤才。晓岚则不以为然地说:“北方才子,遍及长城内外;老兄之言从何谈起?”友人道:“前几年我曾到北方去,带去一个上联,竟然没有人对得上来。”晓岚半信半疑,问道:“老兄你出了什么句子,竟让对方对不出来?”他的友人就顺口念出了上联: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纪晓岚听罢哈哈大笑,说:“这样简单的出句,是他们觉得不屑于回答,才表示不会对的!”这位友人不解地问:“那么,下联应该怎么对呢?”纪晓岚脱口而出道: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这位友人听了,不仅寻得了下联,还十分佩服纪晓岚的才智超群。这副“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的对联做到了平仄相调,达到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的艺术效果。
弊忌
所谓“合掌”,语义重复,浪费笔墨。譬如旧时商家常用的春联,有一副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副春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且与爆竹声中“恭喜发财”的气氛相协调,很受商界欢迎。但深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通四海”和“达三江”是一个意思,语义重复,对联的术语就叫“合掌”。七言联一共才十四个字,其中六个字表达的是三个字的内容,这就导致语义重复。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绝不允许浪费笔墨。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发祥光”对“腾瑞气”,也都属于“语义重复”的毛病。
横披
横披,又叫横批,横额,横联,横幅。横披除挽联、寿联之外,大部分都要用。横披与对联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横披,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换句话说,一句横披,就是一副对联的内容的升华,是对联的主题,更是点睛之笔。
对例
1.根据时间顺序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摘王勃《滕王阁诗》而制作的春联
2.根据气势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上下联均与去声收尾,下联气势要强于上联,根据规则,即能区分上下联。
3.根据平水韵
此木为柴山山出{平水韵出是仄声}
因火成烟夕夕多{平水韵多是平声}
此联上仄下平收尾,容易区分。
4.根据横额{横批}:
由横额“和气生财 ”
可知
天和人和全家和【上】
福多财多喜庆多【下】
横额在上的为上联,横额在下的为下联。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