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饮食相关

渔船在东海白捡小黄鱼 价值十余万

2017年02月23日  凤凰资讯    
           

   2017年2月19日下午2点左右,正在东海1891海区第五小区海域附近作业的“浙普渔41158普陀白沙”船员突然发现,不远处的海面上似是浮着什么,阳光下海面白晃晃一片。

 

  出于好奇,船老大张勇将船驶向鱼群。到近处,张勇和船员们才发现这是一群白鳞小黄鱼,密密麻麻地浮在海面上。于是,有船员找来箩向海里捞了一筐倒在甲板上,发现很多鱼还是活的。这可乐坏了众人。所有人都找来箩或网兜,趴在船舷边,开始弯腰捞鱼。

 
渔船在东海白捡小黄鱼 价值十余万,购分享
 
  大约两个小时里,渔民在大海上捞鱼,捞到手发酸,笑到脸发僵。船老大在微信朋友圈里图片加视频直播“捞鱼”盛况。粗略一算,他们在海上白捡了9000余公斤小黄鱼,至少价值十二三万元。
 
  “刚看到的时候,浮上海面的小黄鱼也不多。可等船靠近开始捞鱼时,发现浮上来的鱼越来越多了。到最后,鱼群呈椭圆形将渔船包围。最大半径至少有六七十米的样子。”张勇说。海面上密密麻麻的鱼,让大家捞到手发酸,也不见浮上的鱼群减少几许。张勇立即通过渔用对讲机将这个“海上白捡小黄鱼”的好事,告诉了同村好兄弟夏国平。
 
  夏国平是“浙普渔41398”船老大。得知消息时,他的船正在离鱼群约500米的海域拉网作业。收到张勇的“好消息”,他有些愣神,感觉不可思议。下海捕鱼30多年,他还从未遇到或听说过在海上能白捡鱼的事儿。虽说还有几顶渔网未收上来,但夏国平还是决定一探究竟。
 
  下午3时许,太阳西下。夏国平驶近“浙普渔41158”所在海域时,却未看到张勇说的浮在海面上的鱼,只看见大群海鸥聚集。
 
  “一是阳光反射晃眼,二是鱼群被海面上黑压压的一片海鸥挡了。我还从没看到过有这么多海鸥在同一片海域聚集。”夏国平说,直到船驶近海鸥群,他才发现这片海面上浮满了密密麻麻的小黄鱼。原来海鸥群正在抢鱼吃。
 
  此时,张勇和他的船员已捞了一个多小时,鱼群面积缩小了一些。但海面上的小黄鱼密集度,仍能吓跑有密集恐惧症的人。这阵势也惊到了夏国平和他的船员。“老大,我们捡到宝了,这么多小黄鱼。” 浙普渔41398船的船员笑着也加入到捞鱼行列。甚至有船员翻到船舷外,一手攀住船舷,一手拿箩,像舀粥一样直接往海里捞。
 
  当天下午4时多,海面上的小黄鱼在长时间被捞、被吃后所剩无几,随着海流向四面八方散去。见此,两船也就不捞了。细数下,两艘船各捞了小黄鱼300箱和230箱,重约9000余公斤。
 
  夏国平说,他们都是流刺网船,平时也都在附近海域作业,收获物以小黄鱼为主。此次捞上来的小黄鱼体色略白,是白鳞小黄鱼,1斤约十二三条鱼,比平时捕的略小些。
 
渔船在东海白捡小黄鱼 价值十余万,购分享
 
  夏国平等人在捞鱼时,也作过各种猜测。有人认为,是鱼群受赤潮影响。但他们发现当时很干净的海面,丝毫找不到赤潮的痕迹。还有人猜测,或许这些小黄鱼出现“胀胶(鳔)”导致的上浮?
 
  浙江海洋大学教授、海洋生物专家赵盛龙先生认为,胀胶(鳔)是原生活在中下层的鱼类受作业网具等影响,带至海水上层,由于速度过快,其鳔来不及收放气,导致体内外压力不平衡,使以鳔为最明显的内脏外露,五脏错位,未死但将死,只有零星个体。人类的潜水病就是如此。这么多的小黄鱼集体“胀胶”不可能。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研究室主任周永东,在简单了解后推断这种情况或与水流有关。这片海域属于东海外洋,可能正好遇到了黄海的冷水团和台湾的暖水团在此交汇,形成“水障”,引起鱼群不适,主动浮上海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