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食药安全

德芙巧克力矿物油偏高 厂家回应

2017年03月07日  澎湃新闻    
           

   国内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优恪网,曾经两次对德芙巧克力进行检测,均发现矿物油含量超标,而给出D- (警示)的总评。评测报告见此

 
德芙巧克力矿物油偏高 厂家回应,优恪检测,购分享
 
  矿物油并非巧克力所含成份,而是来自于生产设备的润滑油、包装纸的印刷油墨等。报告中涉及的MOSH含量超大幅偏高,是指矿物油饱和烃(C17-C24)含量超过4 mg/kg。
 
  矿物油含量偏高,会给肝脏、脾脏及淋巴结等器官造成损害。中低黏度的MOSH类物质(碳原子数为C16~ C35)能在动物体内积聚,并在肝脏、脾脏及淋巴结等器官中产生微肉芽肿。目前,欧盟也未对食品中的矿物油含量提出限值。
 
  德芙品牌母公司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发言人回应称,该机构报告中对德芙产品“矿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的指控是没有依据的。因为中国目前还没有对于矿物油的规范指标,因此该报告的结论属于“未经证实而传播的谣言”,违反了我国《食品安全法》。该发言人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对此采取措施,已经草拟律师函。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向澎湃新闻表示,矿物油对人体的毒性目前还在研究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矿物油毒素也不相同,人体每天的最大摄入量评估也正在进行中。但出于预防原则,尤其对于儿童而言,摄入量越少越好。
 
  朱毅补充道,中国对于食品中的矿物油含量还没有出台相关的限量规定,现在的检测很多都是依据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比较理想”的一个值来进行测量比较。目前研究文献表明,由于这对于技术的要求比较高,现在食品包装纸中矿物油迁移量几乎都超出了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的这个“理想值”。
 
  不过,朱毅也指出,消费者不必太多担忧。首先,这些矿物油并不是直接添加在巧克力产品中,而是由包装纸上迁移过去的,在温度高、存储时间长的情况下,尤其容易迁移到食品上,但含量一般处于人体可以正常代谢的范围内;其次,巧克力并非人们日常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摄入有限。
 
  在矿物油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外,朱毅反而着重警告了巧克力产品本身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她认为,大量食用巧克力所摄入的高热量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巧克力包装上迁移过去的少量矿物油。
 
  前述检测机构的报告也提到了这一点——“100克德芙丝滑牛奶巧克力大约含有542卡路里的能量,已经大约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每天所需能量的1/4”,以此作为健康警示。
 
  这已经不是巧克力产品第一次被指含有害物质。去年7月,德国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抽查当地市场20多款零食后发现,费雷罗旗下的健达巧克力条(Kinder Reigel)等3款食品含有可致癌物芳香烃矿物油,呼吁供货商召回。其中,健达巧克力条中的矿物油芳香烃含量最高,达到1.2毫克/千克。
 
  但当时,德国零食业协会反驳称,这一化学物品是于包装上发现,调查所指的矿物油芳香烃含量小,可安心食用。德国糖果协会也表示,现在检测到的矿物油芳香烃含量可以被人体完全无害地分解掉,目前还没有召回的必要,其风险也是比较小的。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