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食药安全

金锣,伊利,蒙牛产品被检不合格

2015年09月02日    购分享  
           

食药监局:金锣、伊利、蒙牛产品不合格 购分享

 

   昨天,食药监总局发布了2015年第59号通告,公布了今年2-6月间检出的65批次不合格食品。

 
 
肉及肉制品8批次不合格
 
  通告显示,不合格食品主要涉及卤鸡爪、酱卤肉,其中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兴隆分公司(产地:哈尔滨市巴彦县)生产的猪后臀尖检出禁止使用的西马特罗(瘦肉精)。这是今年第二起生鲜肉的类似事件,第一次是7月底沃尔玛哈尔滨友谊路分店所售生鲜猪肉被检出瘦肉精。
 
  西马特罗是“瘦肉精”的一种,该类药物能够促进动物体蛋白质沉积、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沉积,从而提高瘦肉率。该类药物长期食用有健康风险,农业部规定该类药物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这已不是金锣第一次被曝光。今年2月,食药监总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显示,金锣集团旗下的通辽金锣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锣王特级火腿肠(100克/袋,生产日期2014年8月4日)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12.6倍。
 
  在今年3月,央视曾报道疑似得过口蹄疫的康复猪能够顺利进入金锣德州工厂。当天,金锣曾发声明称:德州分厂立即停产,封存所有在产和库存产品,并积极配合调查。不过,对于市场上有多少来自德州工厂的产品以及对这些产品是否召回,金锣公司只字未提。如今,金锣德州工厂早已恢复生产。
 
  此次检出金锣的生鲜猪肉含有瘦肉精,那么这样的猪肉是否也用来加工火腿肠?对于这些疑问,金锣公司至今未见任何回复。
 
 
水产品及制品38批次不合格
 
  水产品主要涉及四川的多宝鱼和鲫鱼,被检出呋喃唑酮代谢物以及抗菌药超标;福建的明虾、龙胆鱼、青斑鱼、左口鱼、多宝鱼、冻龙利鱼柳、鲫鱼、鲈鱼等多被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广州的黄骨鱼被检出呋喃唑酮代谢物。
 
  炭烧鱿鱼丝、香辣小鱼、烤鱼片等水产制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重金属超标、添加剂超标。
 
 
冷冻饮品15批次不合格
 
  不合格的主要问题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其中著名品牌包括,济南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红枣牛奶味雪糕、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地:乌兰察布3A)生产的冰糖味棒冰大肠菌群超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