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美人美店

红色老区陕西吴起的特色小杂粮

2016年11月01日    购分享  
           

   陕西吴起镇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的地点。八十一年过去了,这里的很多父老乡亲依然生活在贫困线上下。2016年10月22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播出的《长征的足迹》对这里做了报道。

 
陕西吴起,红色老区,陕北,购分享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以后,6万多红军集中在人烟稀少的陕甘宁交界地区,生存成了大问题,陕北自然条件差,没有丰富的物产,当年,就靠小米杂粮养育了6万红军。如今,这里的农民又靠这些特产走上了致富路。
 
陕西吴起,红色老区,陕北,<a href=/sp/152.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小米</a>,杂粮,购分享
 
  桐寨村是吴起县160多个黄土高原上的村庄之一,前些年村民年平均收入只有几百元。穷则思变,几经选择,当地村民最终把目光投向了谷子、荞麦。村里成立了小杂粮种植合作社,喊出了红色绿色相结合发展的口号,合作社和农户签订合同,定点种植,定点回收。
 
  和合作社签订合同的老百姓有了经济上的保障,积极性也高了。如今,桐寨村的小杂粮种植加工合作社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签约农户已经发展到900多户,3万多亩,范围扩大到5个乡镇,户均纯收入三、四万元。合作社还给他们的小杂粮注册了商标,建起了厂房,配套了加工、包装、销售一条线服务。吴起县五谷城镇桐寨村村支书张彦财说:“咱们吴起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两万五千里长征是结束了,但是咱们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新长征才刚刚开始。”
 
吴起县五谷城镇桐寨村支书张彦财,红色老区,陕北,重走长征路,焦点访谈,购分享
 
  “为了提高贫困户发展杂粮产业的积极性,合作社实行每斤高出市场价0.5元的保护价长期收购,在市场价的基础上亩均增收240元,彻底解决了因市场价格波动对种植户造成的损失,消除了种植户发展杂粮产业的后顾之忧。”吴起县五谷城镇桐寨村支书张彦财说,之前村子大部分劳动力都外出打工,自从成了合作社,打工的又都大多返乡。
 
<a href=/sp/152.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小米</a>,杂粮,<a href=/sp/171.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绿豆</a>,黄米,谷子,荞麦,红色老区,陕北,<a href=/sp/152.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小米</a>,杂粮,购分享
 
  五谷城桐寨特色小杂粮种植加工合作社,位于五谷城镇桐寨村,距乡镇驻地4公里,于2011年5月注册成立,由该村党支部书记牵头,联合当地种植大户和营销大户自发创办,主要从事“糜谷油豆荞”等杂粮的种植、加工和营销。合作社有占地面积8.5亩的杂粮加工厂1座,年生产加工能力4000吨,年营销额达1200万元,在吴起、延安、西安等地有系列产品直营店5家,有固定社员580户。
 
<a href=/sp/152.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小米</a>,杂粮,包装,红色老区,陕北,<a href=/sp/152.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小米</a>,杂粮,购分享
 
  加入合作社以后,社员统一优良品种提高产量;统一农家肥施种、保品质;统一作物布局,成规模;统一田间管理,促进丰收;统一保护价收购;统一精细化加工,创收入;统一品牌化销售,扩大市场。
 
  桐寨村210户农户有160户都参加了合作社,人均增收3000元。“我们的农产品现在有专卖店在销售,供不应求,电子商务点也在试运行,未来我们的农产品也将在网上销售。”张彦财说,这一模式正在五谷城镇大力推广。
 
<a href=/sp/152.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小米</a>,杂粮,<a href=/sp/171.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绿豆</a>,包装,红色老区,陕北,购分享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