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季节饮食

聊聊大闸蟹的那些事

2015年06月02日    购分享  
           

聊聊大闸蟹的那些事-购分享

 

 一、先聊聊大闸蟹的品质

 

1、野生不如养殖
  最初的大闸蟹主要是野生种群,一般来说,北方的更饱满但个体偏小,南方的个体大但空壳率极高,北纬32度左右区域的综合素质最佳,但野生的品质依旧不如养殖。某些地区6两-1斤的野生大闸蟹仅几十元一斤,而1斤的养殖大闸蟹几为天价,为何差异如此之大,品质是关键,故而养殖水平相当重要。
 
2、大闸蟹关键是吃蟹膏
  不同产地的大闸蟹吃起来究竟有没有区别,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蟹肉是否饱满,母蟹是否有蟹黄,在纯正的吃客眼中,都算不得评价标准。评价大闸蟹最重要的标准是看雄蟹蟹膏的品质:养殖水平最高的以阳澄湖为代表,蟹膏饱满且带有明显甘甜味;养殖水平普通的蟹膏饱满但清淡无味;最次等的虽然有蟹膏但有咸味甚至苦、涩;至于没有蟹膏的,那就属于等外了…
 
3 褪壳才是金标准
  说蟹膏的甘甜,说的是口味。但业内人士都知道,大闸蟹还有一个标准是关于褪壳次数的:只有满足15次褪壳,当季上市个体为6两(雄)、5两(雌)以上规格的才是最佳,这样的个体即便在最佳环境用最优饲料,仍然是凤毛麟角
 
二、影响大闸蟹品质的那些因素
 
1、水温,冷比热的好
  温度无疑是影响螃蟹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维度的地区所生长的大闸蟹,最大差异在于生长速率。越是炎热地区生长越快,虽然个体普遍更大,但肉却很少,口感也很清淡,且由于炎热气候,往往少有蟹膏的存在。如闽江及珠江流域所产的大闸蟹,个体很大,但普遍肉少且蟹黄蟹膏稀少,故而在产地价格极低。而寒冷区域由于气候所限,大闸蟹的生长往往相对缓慢,肉质过于结实,本但太小的个体对于食用不利。北纬32度左右是最适合大闸蟹生存的环境,气候水温特别适合大闸蟹生长育肥。
 
2、砂石底与泥地环境对螃蟹的影响
  在水田或者淤泥水塘湖泊生长的大闸蟹往往容易腹甲发黑,且蟹膏略带咸味(如水源属咸淡水也可能造成同样影响)。而纯砂石底的环境,主要是溪流上游则不适合水生植物生长,又会影响大闸蟹的生长速率。故而砂石与黄泥混生的水体环境更有利螃蟹的生长以及口感.。长江干流中的螃蟹虽然生长速率不错且水体清澈程度适中,但由于偏泥地环境,口感并不好吃,武汉上饶等地的螃蟹均如此。阳澄湖大闸蟹的背甲腹甲都很漂亮。
 
3、植被,水草丰美才刚好
  经验数据表明,蟹膏甘甜程度跟环境中的水生动植物有直接的关联,养殖在农田中的大闸蟹普遍无甜味甚至带有咸味,溪流环境的螃蟹个体偏小(跟温度也有关)且蟹膏偏于无味,只有水草丰美(拥有更多的天然动物蛋白来源)之地所生长的螃蟹才更甘甜。但与之相应的,纯水草环境的湖泊对大闸蟹也有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生长速率过慢,如江苏的石臼湖,水质良好,水草丰美,所出产大闸蟹口味极佳,但生长速率远远低于周边的湖泊。
 
  所以,大闸蟹的口感其实受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就已有的数据来看,不冷不热的水温且冬季气温低,不脏不清的水质,非纯泥也非纯砂石的基质,充足而非过量的水生植物都对大闸蟹的口感又着很大的影响。故而当初评定阳澄湖大闸蟹最佳并非没有道理,但同样甚至更好的环境可以培养成不亚于甚至更好的大闸蟹,只是名气就未必有那么响亮了。
 
  当然以上的内容是以野生或放养作为标准的。现在,人工养殖才是保证大量稳定个体上市的优先选择。只有在合适区域能找到优良的水域环境,配合靠谱的养殖水平与足量的动物性饵料,都有机会达到最高的养殖水平,造就甘甜的大闸蟹。
 
 
三、各地的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的官方开捕时间为9月20日,其实际销量远远大于其产量,其中多数是来自高淳地区,高淳大闸蟹论品质,无差别甚至更佳,价格当然要便宜太多。市面上想买到便宜优质的高淳蟹并不容易,相当比例都已被阳澄湖蟹商包销。
 
  除了阳澄湖蟹和高淳蟹之外,一部分安徽蟹品质也很高;太湖蟹稍差,但偶有佳品,前些年的水污染对品质影响不小;各地的稻田蟹外表不佳品质欠缺,好处是价格便宜;还有一些大闸蟹,比如野生蟹或湖北蟹,品相不错,但品质往往欠佳。
 
  大闸蟹是九月吃母十月吃公,待秋风起时,一起去吃蟹。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