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ALDI奥乐齐巧克力优恪测评
2017年04月29日 优恪网
优恪选择了11款ALDI奥乐齐海外旗舰店售卖的巧克力,会同德国专业实验室,从成分和其他缺陷两方面进行了测评。其中1款产品获优(A),4款产品获良(B),3款获差(D),3款获D-(警示)。
11款ALDI奥乐齐巧克力测评结果
源自德国的奥乐齐(ALDI)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本次优恪选择了11款天猫国际ALDI奥乐齐海外旗舰店售卖的巧克力,会同德国专业实验室,从“成分”和“其他缺陷”两方面进行了测评。其中1款产品获优(A),4款产品获良(B),3款获差(D),3款获D-(警示)。
优恪建议
建议消费者选择矿物油成分含量低的产品。
黑巧克力相对更健康。巧克力中可可含量越高,其中有益于健康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也越高。
即使是高品质的巧克力也属于甜食,应该适量食用。
成分测评项目
成分测评中,优恪委托德国实验室对送检的巧克力中可能存在风险的成分进行了检测。
矿物油饱和烃含量超大幅偏高(碳链长为C17 ~ C35的MOSH/POSH含量超过4毫克/千克)——降4级
矿物油含量大幅偏高(C17 ~ C35的MOSH/POSH含量介于2 ~ 4毫克/千克之间)——降2级
在未因矿物油饱和烃被降4级的情况下,含矿物油芳香烃(MOAH)——降2级
矿物油饱和烃含量偏高(碳链长为C17 ~ C35的MOSH/POSH含量介于0.5 ~ 2毫克/千克之间)——降1级
本次测评中,所有产品均因含有矿物油成分被降级。
具体来说,Moser Roth Privat Chocolatiers的6款产品均因矿物油超大幅偏高,被降4级;另外,Choceur Milk Almond ALDI奥乐齐 德国进口杏仁(扁桃仁)牛奶巧克力、Choceur Milk Hazelnut ALDI奥乐齐 德国进口榛子牛奶巧克力以及Just Organic Dark Chocolate with Sea Salt ALDI奥乐齐 德国进口黑巧克力 海盐味共3款产品因矿物油大幅偏高,而降2级;Choceur Dark Hazelnut ALDI奥乐齐 德国进口榛子黑巧克力以及Just Organic Dark Chocolate ALDI奥乐齐 德国进口黑巧克力2款产品因矿物油偏高,降1级。
本次检出的矿物油成分为矿物油饱和烃(MOSH),但由于目前使用的试验方法尚无法可靠地将MOSH和其他烃类成分及蜡类区分开来,因此其中也可能含有另外的烃类成分——聚烯烃低聚饱和烃(POSH)、聚阿尔法烯烃(即聚α烯烃,简称PAO)及蜡类。
至于检出矿物油成分的来源,实验室无法确认,可能的来源包括可可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使用的麻袋,也可能源于产品生产中机械设备使用的润滑油残留或来自与产品接触的包装材料迁移等。另外,本次检出的蜡则可能来源于包装巧克力使用的涂蜡包装膜。
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2013年的评估报告显示,中低黏度的MOSH类物质(碳原子数为C16 ~ C35)能在动物体内积聚,并在肝脏、脾脏及淋巴结等器官中产生微肉芽肿(Microgranulomas);一些食源性的MOAH则可能含有可致癌成分。
目前,欧盟尚未对此类成分提出限值。但是,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2012年建议,从包装迁移到食品中的MOSH(碳链长度介于C17 ~ C20之间)迁移量应该控制在4毫克/千克食品以内,并应避免MOAH迁移至食品中。
2014年,德国联邦食品及农业部在一份德国日用品法的修订草案中则建议,MOSH(碳链长度介于C20 ~ C35之间)迁移量不应超过2毫克/千克食品。
对于食品中的POSH成分,虽然目前对其展开的研究还比较少,但鉴于其与MOSH的化学结构类似,出于预防的原则,优恪也将POSH按照MOSH的尺度进行评估。
同时,蜡类成分在定义上来说也并不属于矿物油类化合物,但出于谨慎的角度,优恪对检出了这些成分的产品都归入矿物油类进行降级。此外,优恪对PAO也持相同态度。
因此,优恪以上述迁移量的限值为基准,对产品中矿物油的含量进行了测评,并对相关产品最高降4级。因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食品中矿物油污染物的来源(生产过程带入或包装迁移)并不重要,其在食品中的含量才最关键。而厂商则应不断追求更高的品质,尽力减少产品中污染物的含量。
事实上,自从2009年食品中的矿物油问题成为公众热点话题以来,德国很多原来检出矿物油产品的食品生产厂商也都积极地采取了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如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进行严格控制、采用不含矿物油的印刷油墨、在食品及包装之间增加隔层、使用不含矿物油的包装材料或对原材料进行更严格的管控等。
因此,优恪合作方德国ÖKO-TEST及其他德国消费权益机构近期的测评结果显示,德国市场的送检食品中矿物油含量比以往显著降低。
由此可见,很多厂商有能力通过技术及管理手段降低产品中矿物油的含量。而从优恪测评过的一些国内市场上的产品来看,不少中国的厂商也可以达到优恪对产品中矿物油含量的要求。
每份产品(30克巧克力)中含糖量介于12.5 ~ 25克之间——降1级
摄入过多的甜食会使人发胖,还会带来口腔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发布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以及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都建议,成人和儿童每天的添加糖摄入量应降至摄入总能量的10%以下,即对于一个普通成年人每天约2000千卡的能量摄入来说,相当于约50克的添加糖;如果进一步将添加糖摄入量降至5%以下,即每天约25克添加糖,则会带来额外的健康益处,比如有助于减少龋齿等。
由于人们会在日常食用的各种甜食和饮料中摄入糖类,所以优恪认为,一份健康食品的含糖量必须更少。所以优恪将25克的一半——即 12.5克,作为降级的标准。
同时,优恪根据人们日常食用的情况,设定了每份巧克力为30克,并扣除了来自巧克力产品成分中乳类原料的天然乳糖成分。当然,总体来说食品含糖量越少也就越健康。
本次测评中,Moser Roth Finest Dark Chocolate Sea Salt、Moser Roth Finest Milk Chocolate Caramel、Moser Roth Finest Milk Chocolate以及Choceur Dark Hazelnut 4款产品因每份巧克力的含糖量介于12.5 ~ 25克之间,降1级。
添加了天然香料——降1级
可可、糖和脂肪——这些巧克力中的天然成分本身就足以使巧克力非常美味。此外,本次测评的一些产品中也仅额外添加了纯天然香料——香草提取物,以使巧克力口味更加柔和。
但本次测评的Moser Roth Finest Milk Chocolate Caramel 一款产品中还添加了除香草提取物之外的其他“天然香料”,被降1级。因为此类所谓的“天然香料”实际上并不一定是来源于水果或其他天然食品,而可能是采用微生物技术或转基因技术,由其他有机质原材料生产而成。
其他成分
本次测评的所有品类巧克力产品的成分均符合欧盟可可及巧克力产品指令Directive 2000/36/EC中对黑巧克力及牛奶巧克力的相关要求,且实验室检测出的产品中可可含量值均与产品标签标示值相符,因此没有产品因此被降级。
另外,所有产品均未检出或仅在痕量范围内检出有健康风险的沙门氏菌、可致癌的赭曲霉毒素A及黄曲霉毒素(可存在于坚果原料中)、由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可致癌多环芳烃化合物(可来自原材料的收获或烘烤过程)以及有毒重金属镉(可来自种植可可植物的土壤)等,没有产品因此而被降级。
其他缺陷测评项目
其他缺陷测评中,优恪主要关注产品包装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包装标注等问题。本次测评中,所有产品的包装材料中均未检出在生产和废弃处理及回收过程中会增加环境负担的聚氯乙烯等含氯包装材料,没有产品因此而被降级。
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测试
市场调查与产品选择:通过在电商平台天猫国际对ALDI奥乐奇海外旗舰店商品的销量、关注度进行调查,优恪选出了11款ALDI奥乐奇巧克力商品。
采购方式与渠道
所有送检样品均由优恪员工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在大型电商自营渠道(天猫国际)等国家认可的正规销售渠道匿名购买。优恪不接受厂商送检的产品,这样可以保证送检产品不受厂商控制。同时,优恪自主决定送检何种产品。厂商既不能阻止优恪送检其产品,也不能促使优恪根据其意愿送检他们的产品。
采购时间:2017年3月
厂商沟通与反馈
因为在公布测试结果时经常会指出其产品的问题,出于公平、客观的目的,优恪也会事先将实验数据提供给厂商,邀请厂商对送检产品信息进行确认,并对实验数据发表意见。只有当优恪告知厂商其产品的实验数据时,厂商才知道优恪送检了他们的产品。
如果厂商对实验数据持有异议,优恪会建议其迅速提供相关材料,以证实实验数据有误或异常,或所用的实验方法不当。而在实验数据异常的情况下,优恪会请实验室对预留的样品再次进行实验。
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依据德国食品、日用品与饲料法(LFGB§64)推荐官方分析方法ASU L 00.00-20:2008进行分析。
赭曲霉毒素A:依据DIN EN 14132:2009 mod.进行分析,方法修订涉及采用不同的试样基质和萃取剂。
黄曲霉毒素:依据DIN EN 16050:2011 mod. 进行分析,方法修订涉及采用不同的试样基质和萃取剂。
镉:微波完全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分析。
多环芳烃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D)进行分析。
矿物油成分 (MOSH/POSH/MOAH):采用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联用法(LC-GC/FID)进行分析。
蔗糖/乳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HPLC-RI)进行分析。总糖:通过计算得出。
脂肪总量:依据德国食品、日用品与饲料法(LFGB§64)推荐官方分析方法ASU L 44.00-4:1985进行分析。
丁酸甲酯:依据德国食品、日用品与饲料法(LFGB§64)推荐官方分析方法ASU L 17.00-12:1999 mod.进行分析,方法修订涉及采用不同的试样基质。
可可碱、咖啡因:依据德国食品、日用品与饲料法(LFGB§64)推荐官方分析方法ASU L 18.00-16:1999 mod.进行分析,方法修订涉及采用不同的试样基质。甲基黄嘌呤:通过计算得出。
乳蛋白:依据美国官定分析化学家协会方法AOAC 939.02(OICC 6b-D)分析。
乳脂:通过总脂肪量和丁酸甲酯量计算得出(假定乳脂中丁酸甲酯最低含量为3.98 g/100 g)。
可可脂:可可脂 = 总脂肪量 - 乳脂。
非脂乳固体:非脂乳固体 = 总乳固体 - 乳脂含量。以乳蛋白含量计算总乳固体;其中,乳成分中的乳糖、乳清粉等不计入总乳固体,并假定测定的乳蛋白含量只来源于干乳制品;奶粉中的乳糖 = 测定的乳蛋白含量 * X(全脂奶粉中的X约为1.5)。
非脂可可固形物:通过计算得出(假设非脂可可固形物中甲基黄嘌呤含量平均值为3.0%)。
总可可固形物:总可可固形物 = 可可脂 + 非脂可可固形物。
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氯化物: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进行分析。
食用香精/香料:依据产品标签标示的配料表。
评级规则
总评主要参考“成分”评级。如果一款产品没有或仅有轻微的缺陷,就可以获得最高评级卓越(A+)。即使产品满足国标,其检出的缺陷越多、越严重,评级越低。
此外,如果“其他缺陷”评级为良(B),总评在成分评级基础上降1级;如果其他缺陷评级为优(A),不影响总评。
具体降级数与评级的对应关系为:卓越 = A+ = 降级数为0;优 = A = 降级数为1;良 = B = 降级数为2;中 = C = 降级数为3;差 = D = 降级数为4;警示 = D- = 降级数为5或以上。



特别说明:
1) 表格中厂商一栏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投资公司、生产商、委托方、被委托方、代理商、经销商、进口商等。
2) 以上表格按评级高低排名,同级别产品排名不分先后。
3) 所有试验样品的采购均由优恪员工以普通消费者身份,通过正规销售渠道完成(连锁商超、专卖店、连锁店、电商自营或品牌授权渠道等)。
4) 所有试验均在德国进行,并由具有相应检验资质的独立检测机构完成。
5) 报告中的“不含”= 低于定量限或未检出,“痕量”= 高于定量限但低于优恪设定的扣分限,"含"=检出、标注含有或超过优恪设定的扣分限,“不适用”= 由于产品本身特点、功能、材质等原因无需进行该项检测。
6) 本次比较试验结果仅对样品负责,不代表同品牌相同或不同型号、不同批次、不同产地产品的质量状况。
7) 本次测试根据消费品比较试验的原则进行,结果仅供消费者选购产品参考,不构成对任何相关产品的推荐与宣传。
8) 未经许可,任何企业、机构不得利用本次测试结果刊登广告或从事其他促销、宣传、推广活动。
9) 报告中所有信息和数据截至2017年4月26日。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