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非遗传人带你认识瓷胎竹编
2017年07月11日 央视财经 经济半小时
今年45岁的游伟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瓷胎竹编代表性传承人。瓷胎竹编起源于清代中期皇室用品,是成都最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它以瓷胎器皿为胎,用纤细如发的竹丝,柔软如绸的竹篾,依胎编织而成。

非遗传人游伟
游伟介绍,瓷胎竹编讲究:精选料 特细丝 紧贴胎 密藏头 五彩图 。精选料是在做材料时,严格按要求选料;紧贴胎是在编制中不能一点马虎,如果竹子不能抱住瓷胎,就不可能卖出去;特细丝是说我们用的竹丝是专门加工,最细的,细如头发;密藏头是说所有竹丝的接头都要藏起来,成品是看不到接头的。

瓷胎竹编精品
“百斤原竹只抽丝八两”这是瓷胎竹编这个行当的老话,说的就是竹编原料的“金贵”,最终制成的竹丝只有0.45毫米厚,贵比黄金。
竹料需要选用生长在山阴坡地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慈竹,经裁料、刮青、破竹、晾晒、烤片、起片、冲丝、抽丝、染色等十多道工序,加工成细如发丝、薄如蝉羽的竹丝,再由编制技师采用传统工艺手工编织而成。

九十年代热销的瓷胎竹编盖碗茶
游伟:在九十年代的时候,这个盖碗茶就是最好销售的,我们送到北京去,外国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我们领导人就讲,我们四川人唯一的盖碗茶。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