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疫情原因,央视的315晚会延期至7月16日才播出,各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再次被曝光,其中一条是“河南山东河北多地毛巾厂用旧衣服生产毛巾”,详见
央视新闻。
晚会播出后,各种“黑心**”、“厂家致歉”的新闻再次充斥网络。其实再生棉(黑心棉)的问题历史悠久,社会开始关注就已超过20年,只是今年的关注点在毛巾而已。
谁家都有旧衣物要处理,要么作为垃圾扔掉,要么会以很便宜的价格卖给废品回收。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的旧衣物在百万吨以上,加上国际贸易数量就更大,海量廉价的旧衣物目前最合理的批量利用方式依然是再生棉。这些再生棉如果只是用做建筑外墙保温、大棚保温,都属于物尽其用,但如果是用于生产毛巾、被褥、棉衣等生活用品,就会影响健康。
2006年国家颁布的《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已经明令禁止这种行为,无奈的是再生棉已经形成产业链,以此为生的从业者人数众多,执法难度大。同时消费者也愿意接纳这些廉价商品,大家更多关注的是价格,而不愿花时间去调查原料来源,这些现实都为再生棉的生存提供了土壤。
问题严重,很多人会问:毛巾还能买吗? 买!当然能买!办法永远比困难多,注意分别就是了。毕竟优质商品还是要远多于伪劣品的,不能倒洗澡水把孩子一起倒掉。如何分辨再生棉呢,下面来想想办法。
我们先算算成本账,看用价格能不能分辨再生棉。目前再生棉市场价格每吨两千多元,棉纱价格每吨在两万元左右,以常用的洗脸毛巾为例,一般尺寸在35*75cm,重约100g,如果是纯棉材质,每条毛巾的棉纱成本约2元,加上编织、印染、物流、仓储、销售等环节,终端售价在10元左右比较合理,对于批发市场、地摊上那些一两元的纯棉毛巾,基本可以判定为再生棉,不想生病的就不要去贪便宜了。而超市、小卖部的无牌毛巾也多在10元左右,和品牌毛巾价格差不多,这时就很难用价格分辨。
买东西会讲性价比,那是在性能质量相近前提下选价格低的,在无法了解原料质量情况下,就不能价格优先,那样很可能会花钱买罪受。选择口碑好的大品牌+可信渠道是目前唯一的可行方法,大品牌执行国家标准比较严格,更重视原料把关,毕竟品牌公信力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只要有一次负面曝光就能让企业运营停顿,规范严格的管理是高品质商品的保障。
整理了几家口碑较好的品牌毛巾产品,供大家参考,也希望大家能分享自己的选购经验,多交流,共同进步。
经济类
品质类 毛巾里的学问不少,材质含量、棉纱种类、工艺方法、平米克重等指标均会影响毛巾的吸水性和舒适度,这也是品质类毛巾更舒适的原因。